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岁月,因其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和伟大的精神,而熠熠生辉。传承红色文化,弘扬革命精神,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使命任务。为了追寻那些红色记忆,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2024年寒假,测绘学院学子纷纷走出校园,踏入革命圣地、历史纪念馆、英雄故里等红色教育基地,通过参观学习、调研走访、主题宣讲等形式,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信仰的力量,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奋进的信念。他们用脚步丈量革命热土,用青春对话百年征程,将书本中的红色篇章化作血脉里的炽热情怀,让革命精神的火种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。
地理24-1高鸣欧
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

地理24-1班的高鸣欧在寒假期间前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,参观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。走进旅顺日俄监狱的刑讯室,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,这里的每一件刑讯设施,都承载着那段残酷黑暗的历史,是侵略者暴行的铁证。它们见证了侵略者的暴行,承载着被囚者的血泪与痛苦,时刻提醒着人们,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能被遗忘,和平的珍贵需要我们永远守护。此次社会实践让她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,也将红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。通过这次参观,高鸣欧深刻领悟了红色精神的内涵,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洗礼,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、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。
地理24-1张珈浚
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烈士陵园

寒假期间,地理24-1班的张珈浚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烈士陵园,开展了一次意义深刻的参观学习。步入陵园,时光仿佛在此刻凝滞,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民族风格的大门古朴厚重,萧克将军题写的“赤峰烈士陵园”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。陵园内的建筑、文物与故事深深触动了张珈浚,使他对革命先烈的奉献与牺牲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认识。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让他深切体会到,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。他深感应当倍加珍惜,传承先烈的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。
地理24-1刘静怡
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烈士陵园

寒假期间,她走进运城市永济市烈士陵园,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实践。踏入陵园,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。陵园占地5000平方米,松柏环绕,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,安葬着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英烈。她研读墓碑铭文,了解到先烈们来自不同背景,却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无畏冲锋,直至献出宝贵生命。此次实践令她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,意识到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性,并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信念。
地理24-2朱天赐
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

地理24-2班的朱天赐走进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及其故居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。纪念馆通过沉浸式、场景化的方式,展现了彭雪枫将军从热血青年到抗日名将的壮阔人生。全息投影技术还原的“小朱庄战斗”场景生动再现了将军的英姿,故居内的军事地图、亲笔书信等文物则真实还原了将军运筹帷幄的工作场景。朱天赐深受触动,决心将雪枫精神转化为勤学修德的行动自觉,在专业学习中发扬斗争精神,在社会实践中践行“人民至上”的初心使命。他立志成为革命精神的传播者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