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正文

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|测绘学院“挑战杯”红色专项社会实践 (二)

作者:程千时间:2025-03-02点击数:

为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初心使命,我院学子积极响应“挑战杯”红色专项活动号召,寒假期间深入辽宁阜新“万人坑”遗址开展实践调研。通过重走红色足迹、访谈历史见证者、挖掘劳工抗争故事,团队系统梳理日军侵华时期残害中国劳工的暴行史实,在密集遗骸与历史影像中揭露殖民压迫的残酷真相,从口述记录与文献考据中体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,以青年行动推动红色记忆传承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。

红色记忆队探访阜新万人坑纪念馆 以史为鉴淬炼青年担当

在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内,红色记忆队通过"百里煤田""疯狂掠夺"等主题展区,直面日军侵华罪行铁证:70000余死难矿工数字墙震撼人心,2534万吨煤炭掠夺数据触目惊心,磨损的矿镐、击穿的头骨等200余件劳工遗物无声控诉着殖民暴行。团队成员结合历史影像与口述档案,深入剖析日军"以人换煤"的奴役体系,从十万矿工骸骨堆叠的压迫空间中,解读出"特殊工人"秘密组建党组织、以怠工破坏等形式的隐性抗争。实践团成员表示,遗址不仅是民族苦难的纪念碑,更是淬炼理想信念的红色熔炉,当代青年须以史为鉴,在追溯红色记忆的实证研究中厚植家国情怀,让抗战精神成为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坐标。

阜新矿魂追思队解码抗争精神密码 以矿工脊梁铸就时代担当

通过实地探访,队员们从锈蚀的矿镐、密布的遗骸中,触摸到矿工群体在瓦斯爆炸、塌方威胁下仍坚持“怠工毁械”的隐性抗争;从历史档案中还原出“特殊工人”秘密成立党组织、传播革命火种的斗争细节。这种“巷道里的脊梁精神”,穿越时空化为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密码在乡村振兴中用“传星火”的担当扎根基层实践,在志愿服务中以“煤铁意志”助力社区发展。大学生们表示,要将矿工“向死而生”的信念融入职业选择,用专业能力回应时代命题,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、科技攻关的青春赛道上焕发新的光芒。

"勿忘国耻"实践队调研阜新万人坑 以历史证言铸就青春使命

"勿忘国耻,牢记历史"实践队通过遗址测绘、口述史采集与档案互证,系统性构建阜新万人坑历史价值认知框架。团队发现,遗址内10万具劳工遗骸的空间分布规律,印证了日军"以人换煤"的掠夺公式;馆藏257件劳工遗物与132份"特殊工人"证言档案,形成揭露殖民罪行的完整证据链。实践队员们倡议,以青年力量推动历史证言的代际传递,将遗址保护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,让血色记忆成为捍卫和平的青春宣言。

本次"挑战杯"红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,既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,更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的生动课堂。通过实地调研,学子们将红色精神内化为价值坐标,外显为责任担当,在历史场域中完成青春成长的淬火锻造。活动虽暂告段落,但红色基因的传承永续接力。新时代青年将以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炬为指引,在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勇毅前行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用奋斗续写永不褪色的红色篇章。


常用链接

中国•阜新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